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
神经外科 常见帕金森病认识的4误区(1)

本帖最后由 国智达人 于 2020-8-20 16:42 编辑

据统计,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帕金森发病率为1.7%,我国至少有200万帕金森病患者。得了帕金森病并不可怕,最怕的是对帕金森病认识及治疗方法上存在偏差和误区。

误区一:不遵医嘱,自行增加用药剂量

    临床工作中常遇到这样的帕金森病患者,他们或是不堪痛苦,或是工作需要,总要强烈地希望“根治”疾病或“控制”病情,感觉症状不好就自行增加用药剂量或频次,这样无休止地加药,有的患者服药量往往高得吓人。
     在长期较大剂量药物治疗后,出现运动障碍并发症在所难免,并成为帕金森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和致残的重要原因。运动障碍并发症包括症状波动、异动症、开关现象和冻结现象。

症状波动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,又称为“剂末现象”。发生在两次服药之间,其特点是“剂末”帕金森病症状恶化,随着治疗时机的延长,“剂末现象”帕金森病症状恶化,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,“剂末现象”出现的时间越来越早。

异动症表现为不自主的乱动,头面部、四肢或躯干的不自主舞蹈症样、投掷样运动以及肌张力障碍样动作。一般在多巴丝肼片或卡比多巴-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5年后出现,与药物剂量有关。用药剂量达到3片以上者约20%出现该并发症。

开关现象是患者服用左旋多巴后期出现的症状波动,突然在不可预料的“开”及“关”状态之间转换,突然不能活动和突然行动自如,患者形容病情的变化就像是电源的开关一样,所以称这种现象为“开关现象”。

冻结现象是指患者按时按量用药,但仍会出现突然僵住、完全不能活动、数分钟后缓解的现象。

       帕金森病中晚期症状愈来愈重,药物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的矛盾越来越冲突,即使加大用药剂量,疗效持续时间也很短,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无药物作用状态,十分痛苦。这时患者需要借助外科脑深部**术(DBS,俗称脑起搏器)消除神经核团异常兴奋,以减少用药量、延长药物作用时间,减少异动等药物不良反应,改善患者的各种症状,提高生命质量。

【正确方法】首先,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。抗帕金森病药物有很多种,同一类药物也有很多,道听途说自己选择药物,很可能药吃重复了也不自知,不仅浪费财力,对控制病情也不利。其次,要树立正确的的服药理念。帕金森病目前没有治愈的方法,药物只能控制疾病症状,过量、过频服药会造成药效加速下降、“蜜月期”缩短,过早出现运动障碍症状并发症。

       帕金森病带来的不适是不可避免的,作为患者要有意识地克服和忍耐,适当控制药量,这样才能延缓病情的进展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  • 0 关注
  • 0 粉丝
  • 222 帖子